|
|
|
|
当前位置:关注 |
让“阳光”体育真正阳光
|
|
2007/5/31 21:54:33 发布人:阅读3739次 |
|
新华社24日受权全文播发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全面实施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,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。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,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。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,降低青少年近视率。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,加强对卫生、保健、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。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。加强体育安全管理,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。(见(5月25日《东楚晚报》)
近日,国务院专门发文,要求广泛开展“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”,
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。这无疑是惠及全体学生的英明之举。
由于历史的、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。在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存在如下一些问题:
一、教育观念滞后。很多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,片面追求升学率,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,重智育,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。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,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;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经常被挪做他用,有的学校在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,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根本得不到保证。
二、体育教师师资缺乏。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,尤其在农村学校,几乎没有专职教师,即使配备了兼职教师,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,上课也只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跑一跑、玩一玩,在操场上不出伤害事故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。其锻炼身体的效果可想而知。
三、场地器材匮乏。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几乎是一片空白。有的学校虽然添置了部分体育器材,但能真正用在课堂的却少之又少。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,或者只在公开课、比赛课时偶尔亮一下相,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。
针对中小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突显出来的上述问题,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:
一、改变思想观念,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
要借助“阳光体育”方案的出台,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,使学生真正做到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“五育”并举,全面发展;让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,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。
二、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
根据中小学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,可以采取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,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;或者利用假期聘请专职教师,有组织地挑选兼职的体育教师,进行集中轮训,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。
三、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,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
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,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、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。学校要确保体育经费的投入,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,如教学用具、场地器材、音响设备等。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,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,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。
目前,我市各中小学校及各区县教育局已经制定“阳光体育”方案。阳光体育运动进校园活动已经正式启动。我们坚信,只要从学生到家长、从教师到领导,乃至全社会都重视体育教育。并将“阳光体育”方案认真地落实到体育教学中去,就一定能真正让“阳光”体育阳光起来。
|
|
|
|